可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印象如何是能轻易改变的?这不,近来说到的几首,他们还是很欣赏啊。【刘十九到底是谁我们也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王维在江州时候的朋友,故事发生在白居易的草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酿好了新的米酒,没有过滤上面还浮着一层淡淡的青色,可见是很新了,烧旺了小小的火炉,炉中透出红色的火焰,此处虽然没提冷,但却已经让我们去想象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冬日里烤着火喝着暖暖的米酒,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啊?】所有人都开始想象,也忍不住地将之与《江雪》相比。这意境完全不同啊。但若要是说《江雪》写的就是一个寒,那这两句写的便是暖。确实也在相反的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下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色将晚,要下雪了,要不要共饮一杯呢?】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好一个‘能饮一杯无’!”李白叹说。二人方才看到巨幕之上出现的《江雪》一诗,确实也很欣赏其中的意境。但那意境让他们不约而同地就想起王维。好是好,太静。而且他们爱酒之人,可能更多的时候还是更喜欢这《问刘十九》。只叹如今冬日未至,如若不然,恐怕他们还会更喜欢这首诗。【其实这首诗吧,很多东西都没讲清楚,这刘十九在哪?在诗人的面前吗?还是只是诗人在思念自己的好友呢?】这些众人倒还真没去想。诗,不就是意在言外吗?若是都说清楚了,那便也就失去了诗的韵味了呀。【什么叫言有尽而意无穷,什么叫纸短情长,我觉得这个词是对这首诗最好的形容,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生活中的情调,还写出了他与朋友相处的淡然,以及对于朋友的真挚的情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与之前写《秦中吟》写《宿紫阁山北村》的不一样的白居易,洗尽铅华终于纯真,我想或许这才是白居易内心深处的东西,他一生为不平,只有在此处,才是为他自己。】唐,元和年间。白居易心中一颤。他一生为不平,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他人。“原来如此。”他喃喃道。可他并不曾后悔,“在其位,某其事”1罢了。1在其位,某其事——《论语》白居易【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在元和年间曾任东川节度使卢坦的掌书记,但是在公元817年,也就是元和十二年的时候,卢坦死了,于是白行简便离开了东川幕府。】此言何意?白居易又紧张起来。为何突然提到知退,难道知退也出了什么事吗?难道他这悲情从这时候才真正地开始悲情?先时说到的那些白居易都没什么所谓的。只要坚守“穷则独善其身”,那他就可以完全不在意,可噩运落在他家人身上,这是他难以接受的。【或许是因为长兄的离世让白行简更加在意亲人,于是他途径三峡,于这般就好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看对方也做到了,可是这“先天下之忧而忧”说得太简单,有这心,却没能真正做到。但这范仲淹到底是比他年纪大地位高,平日里他还是得敬着点,但这王安石就不一样了,纵使他日后有多厉害,现在不过一个毛头小子,故而两边观点不同时,他多数时候都冲着王安石去了。可王安石却不管不顾,也没说敬着他是个前辈,有什么说什么,终究是年轻。搞得他常常惹一身的气。罢了,这观点不同,该辨还得辨,都是为了百姓,谁还能让了谁去?公元744年,天宝三载。闲适?李白挑挑眉。这是他了。【那么白居易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你们可以根据他的经历来猜测一下,其实啊,古人的很多诗句都可以用他的经历来进行解释,而不是非要对他的诗句有一个子丑寅卯的解释,为什么咱们考试的时候参考答案常会有“言之有理即可”呢?】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众人有些疑惑,诗句还可以用经历来进行解释?不用知道其中意象含义就行了?唐,元和年间。“这子丑寅卯四地支,与我这诗有何干系?”白居易自己也迷惑。他不知元稹就更不知了,元稹摇头道:“听起来倒与天干地支无甚干系。”但这言之有理之句先时倒是听幕中女子提到过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温柔假面 假少爷重生后靠蠢萌成团宠 小夫郎的秀才妻主(女尊) 心跳越轨+番外 普通人,但金枝修罗场 人在异世,无敌横推 末世唯一安全旅店 我在府衙做捕快 星光与你 我想睡个好觉 康熙的商户妻(清穿) 王爷爹爹,娘亲又开挂了+番外 理他干嘛!他又贱又渣,搞钱吧!+番外 天启皇帝 重生回到一九九九 清穿我是弘时他哥 沦陷漩涡 穿进笔下烂尾小说[星际] 积点德 星霜微凉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